

瞻仰赤子之墓 以心为国而歌
——中共昆明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
翠绿的西山俯瞰着脚下的滇池,雨后的天空显得幽静而深邃。历史往前85年,很难有人会想到今天的中国能在世界舞台上巍峨屹立。对那时的人们而言,最要紧的是民族独立,摆脱被国土侵犯的屈辱。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强大,多少血肉之躯为理想冲锋,埋骨沙场;多少英雄儿女为人民而战,血染江河。在危难之际,人们传唱着一首叫作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歌,用歌表达希望,用歌传递信念。
8月12日,中共昆明市医学科学研究所支部委员会的5名党员前往西山聂耳幕和聂耳事迹陈列馆参观学习,缅怀人民音乐家聂耳。
聂耳,原名聂守信,1912年 2月14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甬道街73号,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。在其短暂的生命中,聂耳为中国革命谱写了很多优秀的乐曲,激励着革命战士和中华儿女,为革命的开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。其中尤其以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谱曲最为传唱。
在聂耳生平事迹陈列室,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集体参观了聂耳的一生事迹,为大家讲解聂耳精彩短暂的一生和国歌的诞生历程。
1935年时值中国革命内焦外困的局面,列强在中国大地上肆无忌惮的抢掠,国民党军队对共产党的围剿死心不改。很多爱国人士受到国民党的迫害,聂耳好友田汉在狱中写下了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词,辗转送到狱外,聂耳得知后主动请求为词作曲。电影《为国而歌》中展现了聂耳如何将内心的思考和苦闷化为音乐的力量,用钢琴演奏出国歌的曲子。因为对国家爱,对战争灾害的悲痛,对列强的痛恨,对内战不团结的愤怒,聂耳将所有的情绪谱成了激荡人心的音乐。他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。不幸的是,1935年7月17日,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。
支部书记讲到,一个人能在短暂的一生中,用自己的作品鼓舞一代人,进而影响到更多人,这是十分不容易的,也是伟大的。我们今天来到聂耳的墓前瞻仰,就是希望每一位党员同志能够认真理解学习聂耳的爱国之情,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多为党和国家着想,把爱国主义的情怀传承下去,影响身边的人。这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十分重要。
在参观的最后,支部宣传委员带领大家在聂耳墓前重温入党誓词。